难忘70载流金岁月-记录你心中的长影(一)

首页 > 长影动态> 新闻头条> 2016> 介绍

QQ截图20150902171725.jpg

  今年是长影旧址博物馆告竣开放1周年,世界级电影娱乐园长影世纪城开业10周年,更是“新中国电影摇篮”长影成立70周年。70年来,长影创造了新中国电影“七个第一”,拍摄故事影片10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白毛女》、《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开国大典》等一大批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像、为民族铸魂的优秀影片,成为几代人的精神家园,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QQ截图20150902171759.jpg

  1998年起,长影在全国电影界率先探索启动并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确立并实施了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创作拍摄了史诗题材巨制《辛亥革命》,商业题材大片《铜雀台》、《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农村题材影片《大太阳》、《索道医生》、《信义兄弟》等,电影多片种、多题材日益繁荣。近5年来,长影共创作生产影片167部,其中26部影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台湾金马奖、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等国际国内重要电影奖共87项。同时,长影打造的我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我国第一家怀旧型电影产业园区长影旧址博物馆、跨区域发展长影海南“环球100”项目,构成了“三园一线”产业发展新景象。

  长影还为新中国电影聚集、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观众熟悉的许多演员、导演、编剧,都是从长影这个“摇篮”出发走上了大银幕。他们在长影工作、生活、学习,将自己的全部青春、激情与梦想,都献给了为之奋斗终身的新中国电影事业,长影留下了他们的美好回忆。

  为庆祝长影成立70周年,“长影集团”微信公众号即日起推出《难忘70载流金岁月-记录你心中的长影》连载文章,与大家分享老艺术家心中铭刻永远的长影流金岁月。

QQ截图20150902171844.jpg

  胡昶参观长影旧址博物馆

  胡昶:博物馆里都是无价之宝

  胡昶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电影史学家。他于1961年调入长影,历任党任秘书、厂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史志办公室主任,1993年退休。先后著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忆东影》、《苏里传》等十几部著作,对于伪“满映”历史、长影历史有着广泛深入的研究。

QQ截图20150902171934.jpg

  胡昶为长影旧址博物馆题字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筹建之初,胡老多次参加筹建会议,为博物馆的展陈规划建言献策。在长影旧址博物馆告竣开放前后,胡老也曾多次到这里参观,看到长影老厂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感到欣喜又欣慰。他表示,博物馆的设计匠心独具,“有一些道具是我们以前见过的,还有一些我们也都没见过,重新回家我感觉很开心,这里展示的是电影界的无价之宝”,他还欣然为长影旧址博物馆题字留念,“辉煌大气 亮丽非凡”。

QQ截图20150902172032.jpg

  常彦接受采访

  常彦:怎一个“爱”字了得

  长影著名导演常彦曾表示,“我从少年起始,经过青年、中年、老年,越古稀之年向耄耋老人挺进,整整一生都与长影这个摇篮不曾分离,我为长影付出了一切,长影也给了我一切,那是怎的一个‘爱’字了得!”说到激动处更是泪洒衣襟。

QQ截图20150902172114.jpg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

  1948年,16岁的常彦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演员、摄影助理到副摄影师、摄影师,再到导演,构成他口中所形容的“电影人生”。1979年,常彦成功地执导了《保密局的枪声》,影片创下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以当时3毛钱票价来计,票房达1.8亿元,堪称神话和奇迹。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二楼展区,完整还原了影片中一场重头戏的场景。常彦感慨道:“看到我曾经工作的地方,今天能够以新的面貌来迎接观众,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