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影在拍摄新闻纪录片积极进行其他各片种试制的同时,即着手筹备拍摄故事片。在1947年1月,他们先后组织编剧、导演、演员四十多人,下乡参加土改工作,后随着老区干部的增加,他们又派出两个小组到前方,两个同志到工厂去搜集素材,创作电影剧本。陈波儿在1950年1月写的《故事片从无到有的编导工作》一文中,讲到东影当时的方针是:“一、‘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为主,在写工农兵中间又把重点放在写兵的问题上。二、这样的电影还是‘从无到有’,因为要‘从小做起’,先试写小型剧本,拍小型的片子。三、要建立新的风格,反对脱离内容的技巧卖弄,提倡朴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四、对于编导干部之培养要‘大胆放手’。在艺术干部中只要他有一定的政治艺术水平,就鼓励他着手试拍小片或先搞纪录片,或先当一、二次演员,从中熟悉整个制作过程,和摸索电影表现技巧,往后就试行单独导演。”根据这个方针,东影在1948年2月拍摄完成了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吧》。
《留下他打老蒋吧》于1948年上映。由林其(伊琳)编导,马守清摄影。故事取材自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描写人民解放军某营在行军休息时,一个刚刚参加革命的小鬼(马德民饰)因擦枪不慎走火,打死了一个老农民(陈强)的小儿子。为了严肃革命纪律,部队组织决定小鬼偿命。 在当众宣布这一决定时,老农民跑上台来,要求营长(袁乃晨饰)不要执行。因为老农民经过一夜的思考后,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里对照了他过去所受的反动派的压迫和现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深深感到解放军就是自己的军队,要是没有解放军,就没有自己的翻身;而且小鬼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是自己阶级的子女,他的爸爸也是给反动派杀害的。老农民说:“不要枪毙小鬼,让他去打蒋介石反动派吧!”老农民的话感动了所有到会的群众,他们一致要求把小鬼留下。部队组织同意了群众的意见。老农民并把小鬼认作自己的义子。后来小鬼在战斗中立了功,受伤住在医院里。
影片是以老农民去医院探望受伤的小鬼作为开头,用倒叙的方法来展开故事的。通过这偶然事件,生动表现了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表现了我军纪律严明,揭示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原因。影片故事生动,老农民和小鬼的形象真实可信,风格朴实,表演朴素,为东影的故事片生产做了可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