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45年10月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73年来,长影累计创作拍摄和译制各种影片3100多部,其中很多是以人名命名的影片,下面列举17部影片,这当中你又看过几部?你还记得哪些以人名命名的电影?
《赵一曼》——1950年
导演:沙蒙
编剧:于敏
主演: 石联星、王炎、张平 、张莹、欧阳如秋
影片讲述了抗联女英雄赵一曼抗击日本侵略军,最终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赵一曼的事迹拍成影片,是当时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冯仲云提出的建议。作为《赵一曼》的编剧于敏,想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但影片的素材极其匮乏,甚至冯仲云对赵一曼的相貌都无法描述。
深知没有好的生活原料就无法在影片中还原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女英雄,于敏找到曾为抗联女战士的李敏,连续八夜了解抗联的战斗、生活、行军、宿营等细节问题。影片上映后,于敏见到一本叙述赵一曼生平事迹颇祥的小册子时坦言,影片《赵一曼》“远不能描绘年轻女英雄的非凡胆识和冲天英烈”“素材奇缺是客观原因”。
《董存瑞》——1955年
导演:郭维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张辉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热河隆化战斗中诞生了一位为减少战友伤亡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董存瑞。1955年,以这位英雄命名的电影《董存瑞》全国上映。“天塌下来也要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是董存瑞临别时立下的誓言。他的名字他的夙愿因为这部影片被亿万人所熟知铭记。
《刘巧儿》——1956年
导演:伊琳
编剧:何孝充
主演:新凤霞、张德福、宋长文、张淑琴、赵丽蓉
描写农村少女刘巧儿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的抒情喜剧。评剧《刘巧儿》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赵丽蓉在《刘巧儿》中的戏份不多,但她的表演自然贴切,很好地诠释了人物,比新凤霞还小一岁的赵丽蓉将思想进步热心肠的中年妇女李大婶刻画的真实可信。
《花木兰》——1956年
主演:常香玉、赵义庭、吴碧波、马天德、汤兰香
一段著名的豫剧唱段,表现出了花木兰勤劳的特点,以自己作为实际例子,反驳了刘大哥的话语,塑造了女子的勤劳、能干以及为国拼杀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整段唱腔富有河南的乡土气息,气势激昂,表现出了木兰那种女子不比男儿差的好强精神。
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那脍炙人口的唱段,几十年来一直回响在中国,并传唱到海外。
《刘三姐》——1961年
导演:苏里
编剧:乔羽
主演:黄婉秋、刘世龙、张巨光、梁音、张文君、夏宗学、贺汝瑜、方化
《刘三姐》有着精美的对歌,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既有一些“野”的味道,又有民族气质,宛如漓江水般清澈。刘三姐的歌是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产生的,所以能张口就来,浑然天成。
电影《刘三姐》有三个“刘三姐”――即黄婉秋、张桂兰、傅锦华,分别是“表演的”、“道白的”、“唱歌的”三位“刘三姐”。正是有了这三位演员的共同努力,才塑造了银幕上“刘三姐”这个人物形象。 1960年5月是傅锦华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因为她的歌喉让中国的电影多了一部旷世经典。她和蔡秀英等人一起到长春为电影《刘三姐》配音。当时傅锦华一到现场看到七八十人的庞大的长影乐队阵容,真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当时已经起音了,指挥尹升山给了傅锦华几个示意动作,但是傅锦华丝毫没有反应。尹升山觉得奇怪就问怎么回事,傅锦华有点紧张地回答:"那么多人,我不知道跟谁啊。"全场人都乐了。雷振邦笑了:"你不早说啊。"他告诉傅锦华只要跟着二胡等三大件就可以了。没想到傅锦华一开口就让大家吓了一跳,她的声音甜美婉转又带有山野的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对雷振邦的作曲增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装饰音,让歌曲更加美丽动听,富有旋律感。当时傅锦华很担心她的歌声太"野",雷振邦不以为然,他夸奖傅锦华:"刘三姐的歌经常是在山头田间唱的,你的野味就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我要是用我的乐团,他们还不敢喊呢。"就这样,傅锦华三班倒地不停忙碌,终于在一个月里把所有的唱段都录好了。
《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年
导演:王家乙
编剧:高缨
主演:刘莲池、朱丹南、陈学洁、牛千、宣海池、雷蕾
影片通过老技师任秉清解放前失去亲人,解放后重新找到亲人这个有几分传奇色彩的故事,着重展示了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影片对人物心理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刻画,通过许多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和动作来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流露人物的情感。该片既真实的展示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复杂的心理活动,又注重挖掘和表现健康、真挚的人性,歌颂了彝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吉鸿昌》——1979年
导演:李光惠、齐兴家
编剧:陈立德
主演:白德彰、达奇 、孙敖
吉鸿昌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凝聚着达奇的心血和汗水,他在表演上,能够准确地掌握人物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情绪和心理。达奇非常用心地去思索,使得表演真切感人。达奇认为有情方能感人。他在饰演吉鸿昌时,特别注意自己的感情分寸,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坚定的信念。
《杜十娘》——1981年
导演:周予
编剧:周予、赵梦辉
主演: 潘虹 、佟瑞敏、吴慈华、娄际成、 金雅琴
该片改编自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恋书生李甲,随其从良,不料李甲始乱终弃,杜十娘怒斥负心人后投江自尽的故事。佟瑞敏为演好李甲的文人形象,曾向专家求教,反复研究模仿,反复练习六七个月。该片拷贝量当年全国第一。
《谭嗣同》——1984年
导演:陈家林
编剧:刘耕路
主演:达式常、宋晓英、王玉梅、王志华、王洪生、王洪涛
影片《谭嗣同》中,扮演谭嗣同的达式常拍“砍头”一场外景戏时,正值长春天气炎热。那天上午,群众演员加上围观的人有几千人。达式常脸上涂着重彩,穿着长袍,被五花大绑,在“刽子手”的逼押、推搡下,来到“刑场”,曝晒在日头下。先是几遍试戏,演员跟镜头配合,选择合适的运动角度,一连几个钟头过去了,最后正式开拍。达式常早已汗流浃背,可是他全然不顾,全身心沉浸到那立志改革社会的峥嵘岁月中。
他准确、深刻地展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刚烈风采。他在“刑场”高放悲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场戏一连拍了四个钟头,达式常也就足足晒了四个钟头,被“砍”了好几次头。当时,在场围观的许多人 都啧喷赞叹:“老达真辛苦啊!”
《蒋筑英》——1992年
导演:宋江波
编剧:王兴东
主演:巍子、奚美娟、田岷、毕彦君
该片根据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蒋筑英的先进事迹改编,影片用倒叙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蒋筑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突出表现了他对于科研事业的敬业与执着,带给观众深刻的思想启迪。
演员巍子和奚美娟在片中的表演真实自然,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心理。
《青年刘伯承》——1996年
导演:赵为恒
编剧:刘蒙、毕必成
主演:孙松、杜丽露、王志刚、刘永泉、谢娜
影片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战斗场面、雄浑凝重的音乐气氛,艺术地再现了刘伯承青年时代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追求真理、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之路的战斗历程。
编剧刘蒙是刘伯承之子。本片获1996年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
《喜莲》——1996年
导演:孙沙
编剧:郭中束、郝国枕
主演:于慧、吴京安、张洪杰、于莉泓
喜莲是个善良、孝顺的女子,她依父母的愿望和河西村的复员军人刘世德成了亲。过门后,她对丈夫和婆婆都体贴入微,为了改变家境贫寒的现状,喜莲拿出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去拜师学艺,她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贫穷的命运。
主演于慧凭借《喜莲》一片收获了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第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和第19届小百花奖优秀女主角奖等四大奖项。
《毛泽东与斯诺》——2000年
导演:宋江波、王学新
编剧:李超
主 演:王霙、约翰·嘉德那
2000年影片《毛泽东与斯诺》有来自8个国家的演员加盟,美国小伙子嘉德那和加拿大退休外交官庞顺分别出演青、老年斯诺。斯诺夫人等角色分别由加拿大驻华使馆参赞、英国留学生、叙利亚电子工程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语翻译、法国的电影硕士研究生、明尼苏达大学生、西班牙驻华使馆商务参赞等饰演。来自8个国度的朋友共同谱写了一曲国际友人共同演绎伟人故事的壮歌。
《巧凤》——2001年
导演:孙沙
编剧:肖尹宪
主演:于慧、孙敏、项阳、李梦男、董雅
电影《巧凤》拍摄于2001年,由于慧主演,讲述西岭村党支部书记巧凤带领村民养殖致富的故事。
本片荣获中宣部第 8 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 8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奖、优秀女演员奖(于慧)。
《任长霞》——2005年
导演:宋江波
编剧:赵东苓、郎云、魏人
主演:张瑜、吴京安、王庆祥、师小红、曾志伟
该片讲述了任长霞在河南省登封市担任公安局局长期间爱民为民的先进事迹,以及她带领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破获重案的故事。
出演影片的演员吴京安说:"任长霞牺牲后,当地十几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葬,这是非常感人的。我演过很多英雄,这次给真正的英雄当绿叶,我觉得心安理得。"
片中14万群众在登封市少林大道送别任长霞的场面,也采用将纪录片磁转胶的方法,把真实场面完全还原到银幕上。
该片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战将周希汉》——2013年
导演:安澜
编剧:张明媛、李天舒
主演:邵兵、侯勇、卢奇、张再新、徐熙阳
开国将领周希汉一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本片选取了著名的两次:救驾羊儿岭和送炮团。通过对这两次战争的描写,刻画出周希汉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本片还讲述了他和妻子周璇相遇时的故事,展现了他铁骨之外的另一面。
该片获得第14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黄大年》——2018年
导演:成科
编剧:成孝湜
主演:张秋歌、史可、李卓霖、哈斯高娃、徐光宇、史天庚、邢沐子
电影《黄大年》主要讲述了著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我国科技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塑造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主演张秋歌透露说,黄大年的助理于平教授在与他深入接触和交流后,曾激动地说,仿佛看到黄老师又回来了,“她的话也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我一定尽全力演好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张秋歌说。
张秋歌坦言,每天拍完所有戏份后,他还要与本片导演成科交流剧本,这一谈一改往往就将工作时间延长到后半夜,这导致两人平均一天睡眠时间仅有两三个小时。“我们都认为,没有这种工作状态就不配演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