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5.18国际博物馆日”央视特别直播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

首页 > 长影动态> 新闻头条> 2018> 介绍

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央视新闻记者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通过央视新闻、央视新闻移动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平台,进行了以“走近文物,触摸历史”为主题的“国际博物馆日”网络特别直播(点击链接https://www.newscctv.net/219news/video.html?videoId=1FC06D94-20ED-EF2A-149A-BF4F656A3D77观看视频回放)

长影旧址博物馆是吉林、辽宁、广东、天津四省市博物馆联动直播的首站。节目中邀请到长影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学洁,著名书法家、长影高级字幕美术师吴自然两位老师,与全国网友和观众一起回顾新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光影穿梭中追溯“新中国电影摇篮”70余载的故事与传奇。

长影旧址博物馆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占地面积46,137平方米,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十大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踏进博物馆大门,听文化传播员娓娓道来。从共产党接收“满映”到东影成立,从开创新中国电影“七个第一”到人才的大量聚集和输送,以及长影曾经拍摄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这些光辉历史凝结成了长影鲜明浓郁的“红色基因”,也成为长影的光荣优良传统。

陈学洁老师接受采访

直播过程中,陈学洁老师回忆起自己在演员训练班的学习和生活,与王家乙、陈强、方化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合作经历,特别是因为主演《达吉和她的父亲》而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的难忘往事。

电影《五朵金花》

电影《五朵金花》中蝴蝶泉边的场景是在哪里拍摄的?为什么《董存瑞》《赵一曼》等革命战争题材影片能感动无数观众?博物馆展出的老式摄影器材、照明灯具各有什么用处?这些与电影拍摄台前幕后相关的轶闻趣事,也由陈学洁老师一一揭秘。

吴自然老师介绍字幕组工作流程

在博物馆2楼字幕组工作间,吴自然老师讲解并演示了原先长影字幕组工作的情景。以前长影出品的电影字幕都是由字幕师来写的,不同类型的电影需要配写不同字体的字幕。吴老师的作品包括《创业》《飞来的仙鹤》《佩剑将军》等200余部影视剧、译制片。

记者体验游客互动项目

直播期间,记者也亲身感受了馆中设置的游客体验、互动项目。通过旋转式点播盘,可以观看新中国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的珍贵视频资料。在《甲午风云》游客互动区域,则可以切身体会“撞沉吉野”的壮烈。

此次央视新闻平台在“国际博物馆日”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首次通过手机新媒体技术对长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重点展示和介绍,为全国网友和观众走近长影、更多地了解长影打开了一扇窗。30分钟的节目中浓缩了新中国电影发展不同阶段的精彩故事和难忘瞬间。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则等待大家去发掘。

直播吸引了近8000多名网友同时在线观看,并受到好评,“喜欢这种直播方式,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片和老艺术家”,“长影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以后有机会一定去长影旧址博物馆看看”。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长影人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再创长影新的辉煌。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