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中国的汽车摇篮和电影摇篮 感受红色经典

首页 > 长影动态> 媒体关注> 介绍

来源:就爱吉林

9月12日,第五届吉林发布粉丝节暨全国政务新媒体吉林行活动进行到第二天。当天,全国政务新媒体采访团对红旗文化展馆及生产线、长影旧址博物馆进行了参观访问。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红旗牌轿车到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它们所讲述的爱国主义故事无不令人动容,赢得了采访团成员的纷纷赞叹。

走进红旗文化展馆及生产线

感受“国车”文化

红旗文化展馆坐落在工厂大楼里,虽然外观显得很低调,但是里面陈列的物品却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展馆内陈列的新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小轿车以及一汽在不同时代生产的红旗系列轿车,包括检阅车和概念车等,真实地再现了一汽发展历史、红旗车的发展历程。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展示,弘扬了“共和国长子”长春一汽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

据介绍,红旗轿车从1960年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一跃成为中国国宾专用车,主席专用座驾、接待国外来宾,宣告世界新中国也可以自主生产汽车,蜚声国际。看着这一列列的高端国产红旗车,@宁波发布负责人用手机把它们逐一拍下来,以九宫格的方式发送微博,并留言“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型号的红旗车?”与网友积极互动。

红旗轿车也经历过低潮期,走下神坛,很长一段时间红旗轿车消失在国人的视线了。为了重振昔日的国车品牌,红旗轿车开始艰苦探索和研发,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慢慢的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恢复红旗轿车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重塑红旗精神。红旗的成功,这不仅是国家政府的政策和方针的指导,更是一汽红旗人的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成就。@重庆发布负责人称:“走进红旗文化展馆,感受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发展与成长。从新中国开创的第一辆大解放,到现今的一汽蓬勃发展。中国制造,很棒!”

红旗车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红旗”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新中国发生的太多历史事件都与“红旗”有关。在中国人心里,它有着其他品牌不能代替的位置。红旗车更是长春人的骄傲。@海口发布负责人说:“以前在电视上出现过的检阅车,今天终于可以零距离接触,内心激动又自豪,为一汽人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点赞!”

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

感叹经典永流传

结束了红旗的参观,全国政务新媒体采访团便前往长影旧址博物馆。虽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却依旧没能阻挡采访团参观的心情。还没到站,就听到不少政务新媒体负责人议论:“这一次一定要好好一睹长影旧址博物馆的‘芳容’。”

 

据了解,长影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1945年10月成立。曾先后创造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几十年来,拍摄故事影片10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向全国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走进博物馆,就走进了电影的历史记忆。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诞生了新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漫步长影,@深圳微博发布厅负责人不禁感叹:“由搞电影的人布置博物馆,水平真是没的说。色彩、线条、声光电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展览以时间为序,资料详实,值得慢慢观看,细细回味。”

除了静态展示,长影电影艺术馆里还有很多互动项目。在电影《甲午风云》展示区内,游客可以参与互动,可以切身体会一下“撞沉吉野”的壮烈。

 

“这里还能看到这么多当代脍炙人口的电影呀!还以为都是些很严肃的传统电影。”@ 活力内蒙古负责人在看到展馆里的《铜雀台》、《导火线》、《斗牛》后发出这样的慨叹。据了解很多知名影星都和长影有合作,像苏有朋、范伟、甄子丹、成龙等当红明星,都有过合作。

长影还有译制片厂。译制片展厅展示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墙上一张世界地图展示了长影厂的译制片成就,真是让采访团惊呆了:从1949年至2013年,长影厂的译制厂共译制了50多个国家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影片800多部。《冷酷的心》、《好兵帅克》、《保尔·柯察金》、《静静的顿河》、《两个人的车站》、《卖花姑娘》……都是我们很熟悉的电影,各种细节至今记忆犹新。

“参观几小时的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体会到一些电影人的如戏人生。”走出长影旧址博物馆,@兰州发布负责人说,那些经典作品再次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映。电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电影,凝结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