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式上,电影《黄大年》的主创人员向大家分享创作拍摄心得。(照片由长影集团提供)
黄大年的扮演者张秋歌向观众讲述电影拍摄故事。(照片由长影集团提供)
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电影《黄大年》全国首映式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影片将于12月12日在全国公映。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年仅58岁。
电影《黄大年》通过对著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的描写,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我国科技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塑造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以黄大年同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诚的爱国情怀和忘我的奋斗精神。
首映式现场,本片导演成科,主演张秋歌、史可、哈斯高娃、徐光宇等,以及出品方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影片创作拍摄过程中走近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的创作感受和心路历程。黄大年的弟弟黄大文,黄大年生前的同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财及其生前助手吉林大学地探学院教授于平,也从广西、吉林前来参加首仪式,并深情回忆了他们与黄大年相处的难忘往事。
导演成科表示,“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弘扬英雄、讴歌英雄,更需要走近英雄,这是我们创作的基本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英雄或科学家,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来塑造的时候,就会发现他身上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我们塑造黄大年是通过他的夫妻情、父女情、同学情、朋友情、师生情,通过多方面的情感纠葛和情感展现,来表达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曾主演《武生泰斗》《司马迁》《上将许世友》《深度灼伤》等多部影视、戏剧作品的演员张秋歌,此次在电影《黄大年》中扮演主人公黄大年,而且未取分文片酬。对艺术的执着在张秋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前期读剧本的咬文嚼字,到进组试妆的反复调整,再到拍摄过程中随时与主创人员交流研究台词、场面、情绪,几乎每场戏张秋歌都不能缺席,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每天满脑子想的就是黄大年为什么这么拼?他对国家、事业、同事、学生、家庭的情感都是怎样的一种表达?“我希望再回来看这部片子,我想看到的是黄大年,不是张秋歌。”张秋歌表示。
著名演员史可在影片中扮演黄大年的妻子张艳,凭借细腻、内敛的表演风格,诠释出一位贤惠、忍让,同时独立、知性的妻子和母亲形象。史可把张艳形容为“一个化解矛盾的天使”,她表示,“张艳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黄大年对她还是很依赖的。她知道自己的位置,也能帮助自己的丈夫,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很好,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好。”
据了解,影片已被国家电影局列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是长影、吉林省电影界、中国电影界向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致敬的重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