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璐
2018年12月16日
在吉林电影发展画卷中,长影是最闪耀的一笔。
曾是“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影,在改革开放40年间,作为中国电影界的“行业老大哥”,首当其冲地面临了各种社会日渐丰富的文艺传播形式的竞争冲击,但肩负着党和国家对中国电影“国家队”迅速崛起、东北振兴中文化“排头兵”冲锋在前的双重希冀,长影在自身发展的73年间,始终矢志前进。
长影集团新班子于2016年组建完成,自此以后,长影便开始以传承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排头兵“红色基因”为己任,秉承“没有电影就没有长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影视创作作为全部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任务来抓。长影集团党委面向十三五精心布局“振兴主业,重塑辉煌”的锦幕蓝图,以新时代新摇篮的新力量召唤新老电影人回到心灵的家园,用“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出力作,五年重塑辉煌”的决心与勇气,让每一位长影人置身奋进路途。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节点,也是长影“振兴主业”命题下的第三年。长影集团掌门人赵彪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长影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有着深入骨髓的红色基因,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书写了属于自己和时代的荣耀与辉煌。进入新时代,长影要做什么?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学习坚定文化自信,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秉承长影‘红色基因’,坚持把镜头对准人民,努力为时代讴歌画像,为人民写意抒怀。”
改革开放以来,长影创作了《开国大典》《蒋筑英》《人到中年》《辛亥革命》等一批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的主旋律优秀影片,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引领时代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拍摄了《索道医生》《老阿姨》《守边人》等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现实题材优秀影视作品,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3年来,长影累计创作拍摄和译制各种影片3100多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特别是近几年来,长影12部影视作品分别荣获国内外29个重要奖项,“长影出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创作地位也实现了历史性回归。
时势造英雄,几代长影人筚路蓝缕,在骨血最深处深深烙上了身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排头兵的“红色基因”,而这也将是铸就吉林电影辉煌传奇崭新篇章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