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的央视元宵晚会上,90岁高龄的人民歌唱家郭兰英携手青年歌唱家张也、周旋,再次唱响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我的祖国》。熟悉而真挚的歌声甫一响起,全场掌声雷动。#被郭兰英老师感动#的话题也迅速在网络上刷屏,登上微博热搜。
许多网友都表示,郭兰英老师演唱的《我的祖国》让人“泪眼婆娑”“热泪盈眶”——
@二掌柜_Stony:从小听到大的一首歌,版本众多,可最喜欢的还是郭兰英老师的这一个版本,那种从内而外散发的骄傲和纯净,还有质朴的特质在里面。每每听到都觉得这才是“我的祖国”。
@飞言走壁的猫咪:老师一开口...还是记忆里的声音啊,脑海里自动闪现黑白电影画面,底下观众抹泪真的是我本人了!!
@Y一粒海盐:一开口,熟悉的声音,热泪盈眶,就像回到了小学的音乐课。
@胶片收集馆:九旬的老艺术家声音依旧磅礴有力。感动却不止于此,望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大鱼逍遥啊:是小时候奶奶常唱给我听的歌,是社会实践时和婆婆们唱过的歌。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声音,但有些声音,我们一定不能忘!《我的祖国》诞生至今已有63载,对许多人来说,它既是音乐的启蒙也是永恒的经典,已经写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电影《上甘岭》剧照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上甘岭》,当制作接近尾声时,片中关键的插曲仍没有着落。该片导演沙蒙想起了曾写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青年词作家乔羽。沙蒙邀请乔羽到长影“小白楼”进行创作,并告诉他对歌曲“没有要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希望将来这部片子没有人看了,这首歌还有人唱”。
著名词作家乔羽
《上甘岭》是战争题材电影,乔羽却不想走寻常路,想写一首“不那么残酷”的歌,但苦苦思索多日仍无法下笔。后来,他想起在江西坐轮渡时第一次看到长江的场景,于是,脑海中冒出了第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后面的三段歌词也如流水般从笔端淌出,歌中写到的“稻花”、“艄公”、“白帆”都是当年首过长江见到的景象。
乔羽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歌曲最初定名为《一条大河》,后来发表时才改成《我的祖国》。
电影作曲和歌曲家刘炽
为了分析把握这首歌的旋律,作曲家刘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最后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略为改动后作为引子,创作灵感便接踵而至。曲谱写成,闻者无不叫好。
青年郭兰英
为找适合演唱《我的祖国》的歌手,长影邀请了国内许多知名歌唱家试唱,效果都不理想。乔羽力荐当时27岁的歌剧演员郭兰英,只试唱了一遍,她就以清脆的嗓音、深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听众。
《我的祖国》录音工作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棚进行的,第二天,这首歌曲就向全国进行了播放。这时电影《上甘岭》还没有上映,《我的祖国》就已传唱到大江南北,神州万里回荡起郭兰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美妙歌声。
昨天的晚会上,《我的祖国》悠扬抒情的旋律再度响起,人们脑海中仍会浮现家乡门前蜿蜒的长河、一望无尽的稻田。沙蒙导演的期望也没有被辜负,《我的祖国》这“一条大河”穿越了时空,成了永恒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