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星期四 天蓝风暖
“大家前些日子看没看电视剧《都挺好》?知不知道苏大强?”
“知道啊!”
“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博物馆里还有一个跟苏大强有关的人物呢?”
“啊?真的假的?”
最右侧那位就是“苏大强”她爹啦!
“当然是真的!大家请往这边看,这位曾出演了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的著名演员倪正华老师,就是苏大强扮演者倪大红老师的父亲!”
“哇!让我们看看……”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3楼的一个展区里,讲解员张议文正在为游客们讲述长影过去的历史发展,她一边讲常规“知识点”,一边还加入了与其相关的趣闻或延伸故事,并结合游客们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很有标志性的博物馆入口
你知道吗?门口这十多块铜板墙上的“花纹”,其实都是长影拍摄的电影名字。
“别看我们是博物馆,里面都是老历史、旧物件,但只要我们时不时换一种打开方式,也许就会让游客们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当然也会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口碑,吸引更多人来参观了解,也许这样长影的珍贵记忆就永远都不会被历史遗忘了……”送走了当天的最后一拨游客,小张也终于有空跟记者聊聊她的工作经历,聊聊她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遇到的人和事。
“就在前两天吧,我们博物馆收到了一份非常非常非常特别和珍贵的礼物!”小张说着从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拿出了一本很普通的笔记本和一个长条盒子。
据她介绍,这是一位70多岁、家住沈阳的长影老影迷,坐了四五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专程送过来的礼物。“笔记本里都是他临摹长影以前的老电影海报或者剧照画的小画,别看只是用中性笔勾勒出的简单线条,但人物个个都特色鲜明,一眼就能认出是谁!还有这幅用20多张画纸拼来出的长卷足有10多米长,上面画了100多位长影的老艺术家和名片佳作的海报剧照!”小张一边轻轻展开画卷一边感慨着:“这得是对长影多么深厚的情感啊!老先生说,他以前曾来过博物馆几次,每次看完都非常激动和感动,没想到能看到这么全这么多关于老长影的历史。他从年轻时就是长影的忠实粉丝了,自己也收藏了很多与长影电影有关的海报和书籍,那次参观后,他就深受触动,想用自己的方式给长影献上一份礼。于是他就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创作了这些画作,然后再坐火车亲自送过来。”小张说,老人家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长影旧址博物馆能收下他的礼物,收下这份来自老影迷的心意。
“我们专门带老人家重新参观了一次博物馆,还赠送给他一些长影的纪念品与书籍,他特别高兴,还跟我们讲了许多他年轻时‘追星’的故事呢!我也正好丰富了一下自己的故事储备。”小张笑着说,像这位老人家一样的老影迷,她也曾接待过很多,他们在博物馆参观时非常专注,经常在某个区域停留很久,嘴里也经常叨念着看那些看电影时的情景和年华,眼神里仿佛都焕发出青春的神采,“我想这就是我们长影旧址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吧!”
2012年,刚毕业的小张怀揣着对电影艺术的喜爱和从小就对长影的憧憬,选择来到长影集团工作。在2014年建馆后,小张接受了第一批专业培训,成为了一名长影旧址博物馆的讲解员。
其实小张在刚开始工作时,对与自己有一定“代沟”的长影历史兴趣并不大,讲解词多是靠死记硬背。“当时这2万多字对我来说真是相当困难了,不过没想到随着在馆里‘熏’的时间越来越长,词儿背得越来越熟练,我突然就在这个过程中开了窍!不光主动去找我讲了无数遍的老电影看,还去上网找相关的讯息。现在如果碰到愿意多听听的游客,我能讲出五六万字来!”小张的笑容中是满满的自豪感,“以前接待的游客确实年纪偏长一点,他们特别喜欢听老艺术家们的拍摄故事,我们就会侧重这些方面多讲讲。作为红色主题教育基地,来我们这参观的孩子们也很多,我们就会在讲解中多偏重他们感兴趣的方面,设置很多趣味问答,增加互动性,让孩子们在玩中熟悉历史,感知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现在,各种社交平台的快速传播能力很强,随着博物馆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走进来‘打卡’,所以我们就在解说中加入时下流行的元素,比如跟影视有关的逸闻趣事,还有最近特别火的‘苏大强’啊,来寻求他们可能会有共鸣的点,针对不同的观众做不同的讲解。为了让我们长影旧址博物馆能更加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到来,我们愿意不断学习更新,换各种方式为游客打开长影的珍贵历史!”
游客们或驻足仔细观看,或拍照留念。
正如小张所说,自2014年开馆以来,长影旧址博物馆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50万人次的游客,而这个数字仍每天都在刷新着。小张和她的同事们,也在用年轻热情的新鲜思维,为保留原汁原味的长影之“旧”而积极努力创造着长影的新未来。
长影旧址博物馆里有好多“打卡圣地”呢!你去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