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在赓续传统中探寻创新与发展

首页 > 长影动态> 长影新作> 介绍

不是虚心岂得贤

2021年10月29日,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行的电影《青春作伴好还乡》将登陆全国院线,与广大电影观众见面。

这部融合青春、励志、悬疑、爱情、幽默等元素的电影作品,会给观影的朋友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就在电影《青春作伴好还乡》走进全国院线之前,长影集团邀请九位资深业内专家举行了“内部看片会”活动。从电影的艺术性,艺术创作的维度、广度,类型片电影创作的探究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思考。

专家们的观点,对于电影《青春作伴好还乡》本身、对于类型片电影的发展,都是一种借鉴。

在赓续传统中探寻创新与发展

对于长影集团的最新电影《青春作伴好还乡》,史册观影之后心情是激动的。尤其是影片中管松江被调查期间的坚定、顽强,让人动情。史册认为,从观众的角度,这就是情感的共鸣。作为一部青春励志电影,能让观众内心受到触动,就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是优秀的、成功的。

对于观影感受,史册用两个关键词总结。

首先是“赓续”。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始终在强调赓续初心,在欣赏完这部电影之后,史册认为长影集团也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赓续文艺工作者的情怀。

从1959年的经典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到今天的《青春作伴好还乡》,两部跨越60年的电影在人物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在讲述奋斗的青春。但在电影的讲述上,《青春作伴好还乡》又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比如说物流、互联网等等,都是时代元素的体现。

作为长春人,史册更看重的是《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创作过程。编剧是长影的编剧,拍摄地是松原市和长影自己的影棚,这种立足本土的创作就是一种赓续,是长影对电影创作这个主业的赓续。

从这个角度看,长影集团是在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电影人的使命和担当,用这样两部跨越60年的电影践行我们党的文艺创作理念,践行我们党的文化事业对农业的关注、对农村的关心、对农民的关爱始终不变。

史册总结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60年前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农村题材,这部《青春作伴好还乡》也是农村题材,但60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走进了新世纪,走进了新时代。同样的农村题材,讲述的方式和呈现的要素已经大不一样。所以《青春作伴好还乡》里的年轻人是生活在智能化、互联网背景的世界里的,他们所展现的生活状态跟60年前是完全不同的。

史册认为,这种创新给了当下的文艺工作者一个审视社会变化的窗口。比如在空间镜像上,《青春作伴好还乡》并没有直接描绘城市的生活,仅仅是用镜头语言很短的带过了主人公在学校的生活,其余的影像展示的都是今天的年轻人在农村生活的点滴,这实际上就是用视觉语言形成了对城市生活的镜像,城乡沟通就这样显示了出来。

史册说,她愿意把《青春作伴好还乡》看作长影再次振兴的标志,也期待着长影能以此为出发点,今后在青春、励志、悬疑、都市等各种题材的电影创作上,百花齐放,呈现勃勃生机。

期待

在学生、市民、专家们提前观影《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感受中,即将上映的这部长影最新力作,已经以不同维度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期待,10月29日大银幕上的相遇

期待,一场沉浸式观影体验之后

在这部时代气息的电影中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