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28日,文化部决定将东北电影制片厂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长影发展壮大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影集团之一。1999年1月4日,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基础上组建成立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新世纪,面对电影市场全行业亏损的恶劣环境,长影与长影人不甘沉沦,主动扛起发展的大旗,在艰难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创业是龙头,以产业为支撑,抓好创作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产业来壮大企业综合实力,相互拉动、相互促进,使长春电影制片厂重新焕发出活力。
◎主业创作
70年来,长影人以忠于使命、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探索,开拓实践,引领新中国电影至行千里。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长影形成了以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和反映党和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见长,密切关注现实生活,正面揭示社会矛盾,敢于触及社会热点,善于挖掘时代新人,讴歌时代精英,以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鼓舞人们前进的优秀传统,拍摄了如《钢铁战士》《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祖国的花朵》《红孩子》《党的女儿》《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战火中的青春》《刘三姐》《甲午风云》《冰山上的来客》《兵临城下》《英雄儿女》《创业》《保密局的枪声》《吉鸿昌》《北斗》《人到中年》《不该发生的故事》《十六号病房》《花园街五号》《谭嗣同》《在被告后面》《开国大典》《重庆谈判》《炮兵少校》《留村察看》《七·七事变》《九香》《喜莲》《小巷总理》《斗牛》《辛亥革命》《大太阳》《信义兄弟》《索道医生》等一部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充满正能量、对人们精神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作品,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主旋律。长影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的艺品和作品确立了长影的形象,为新中国电影史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长影创作的影片在“华表奖”、“百花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电影专业奖项的评选中及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2008年,长影在中宣部、广电总局、财政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申请设立我国首家国家级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7年多来,先后推出《大太阳》《信义兄弟》《索道医生》等143部影片,其中17部影片分别获得“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电影专业奖项。创作基地生产的影片在全国农村流动放映1100多万场次,并通过央视电影频道等电视媒体覆盖全国观众。如今,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已成为全国农村题材影片繁荣创作、同行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史诗巨制《辛亥革命》成为长影改制以来首部票房过亿的影片;2012年,古装巨制《铜雀台》培养了长影首个亿元票房导演;2014年,3D动画大片《龙之谷:破晓奇兵》和讲述平凡人梦想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票房达到6亿元。
在中宣部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中,《辛亥革命》《大太阳》《信义兄弟》3部影片同时获奖,实现了长影电影创作的历史性突破。2013年12月,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长影集团凭借着《辛亥革命》《索道医生》《马达加斯加3》在1000多部参评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一家同时获得三个类别影片大奖的电影制片企业。这一年,电影《战将周希汉》获得第14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入围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4年,《索道医生》在中宣部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中又获殊荣。2016年,《老阿姨》又先后获第13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及第8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在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流金岁月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长影现象”:在人民电影的开创期,长影人勇于开拓,拍摄了人民电影的“七个第一”,开启了新中国电影多片种尝试的先河;在中国社会主义电影初创期,长影雄踞主潮,创造了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批经典名片,成为几代人永不褪色的时代记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长影不忘社会主义电影的神圣使命,用诸多震撼心灵的优秀影片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崇高形象,对促进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产业支撑
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观念等诸多不适应,长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98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在全国电影界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历经8年时间,在全国电影业中第一家完成事转企和国企改制全部任务。本世纪初,长影坚持站在全国和世界电影产业的高度谋划电影产业发展,提出“双轮驱动,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从困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拼出了一条活路、闯出了一条新路。
2004年1月1日,作为全国6大区域性专业电影频道之一的长影频道正式开播。2005年5月29日,国内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正式开园,运营10年来,已接待1000多万国内外游客,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探索和开山之作。2009年3月,长影在认真总结国际电影产业发展规律、系统研判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眼于打造中国电影品牌,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气候优势和国际旅游岛独有的政策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战略抉择,决定走进海南,实现跨区域发展。组织国内外一流的专业团队,本着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差异化、全球化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海口市打造集影视制作、影视娱乐、影视商务、影视演艺、影视教育、影视传媒、影视科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国家级国际化电影产业园区、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平台、世界级电影娱乐王国。走进海南将使长影极大地提升发展实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2014年4月25日,我国首家五星级艺术电影院在长影老厂区对外开放;7月3日,我国首家电影主题音乐厅对外开放;8月19日,通过文物收藏保存、艺术展览、数字化平台、电影互动、电影工业生产等多种形式,详实记录长影创业史、发展史和文化史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对外开放。
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长影由改革前总资产仅2.5亿元发展到现在的 总资产130多亿元。长影先后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影将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以推进文化创造、弘扬文明道德风尚为己任; 把推出优秀的电影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把笔触伸向人民,把镜头聚焦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助力中国梦;把创新思维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大力发展电影产业,以坚定的信念,踏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努力把长影集团打造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母”型文化企业集团,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