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暨长影成立80周年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光影新质与时代想象”影视动漫主题研讨会在吉林动画学院成功召开。该活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吉林省电影局、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委会指导,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吉林吉动禹硕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精神,强化影视与动漫深度融合,推动学术研究、创作实践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激发青年学子的创作活力,促进人类精神价值在影视、动漫等媒介间的流动与重生。研讨会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签约环节、艺术家进校园等多项活动,汇聚行业大咖、学界专家与青年学子,共探影视动漫发展新路径。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月冬,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薛长绪,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长影集团副总经理刘威,长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飞,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军,吉林动画学院董事长、校长郑立国,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岳武,副董事长刘欣出席开幕式。著名导演李少红,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影视策划人路海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匈牙利影像亚洲公司总经理维多利亚,资深美术设计师、动画导演翁铭,动画导演胡睿参加开幕式。吴月冬、薛长绪、庄严、郑立国致辞。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月冬致辞
吴月冬表示,吉林是新中国电影摇篮,吉林省以政策护航产业发展,构建起从人才培养到IP运营的完整生态。在技术赋能之下,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都有了全新的表达方式,真实的故事也拥有了崭新的载体。虚拟现实技术已然打破了场景呈现的物理边界,与此同时,数字人技术也让更多角色有可能走进现实世界,使得影视与动漫的融合拥有了无限可能。从基于影视IP衍生的动漫作品,到动漫作品角色为影视叙事技术赋能,艺术之间的边界和壁垒正被逐步打通,满足了观众对多元文化产品的期待。希望各位在本次以“光影新质与时代想象”为主题的研讨会上,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文化的火花;也期待大家将研讨成果和前沿理念留在吉林;更期待与大家携手,让更多创意转化为作品,让更多合作落地成为项目,让吉林成为动漫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薛长绪致辞
薛长绪表示,近年来,广大动画电影工作者以昂扬的姿态,秉持守正创新精神,不断拓展艺术创作视角、创新艺术创作手段,创作出一批兼具口碑与市场反响的精品力作,它们中有神话、有历史、有梦想、有现实,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既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与传承,更有力助推了电影强国建设。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蓬勃发展的中国动画电影更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示出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影视与动漫深度融合,聚焦光影新质与时代想象,提出专业性、建设性意见;更期待影视和动漫领域的工作者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生产力、市场品牌力和社会影响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中国动画电影的灿烂与辉煌!
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致辞
庄严表示,动漫电影是当今影视产业的重要方向,今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国产电影新的高峰,为广大电影人提供了新的启发、新的目标。希望业内专家,在研讨会上深入探讨影视与动漫融合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新方法、新价值,为中国电影和电影经济提供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探索和充实新时代中国电影艺术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被誉为“中国动漫游戏人才的摇篮”的吉林动画学院在动漫影视人才培养、动漫电影出品方面成绩斐然,卓有建树,是发展动漫影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身处中国影视高速发展的美好时代,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资源共享,为中国动漫影视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吉林动画学院董事长、校长郑立国致辞
郑立国表示,中国电影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塑造者和文化自信的推动者。当下,影视与动漫深度融合,许多优秀电影人用新技术重塑东方美学、用动画形式呈现传统元素,使中华文明以更加鲜活、多元的姿态走向世界,赢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赞誉。吉林动画学院25年来一直致力于做好汇聚更多业界专家、行业翘楚、国际大咖和匠心艺术家们,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点燃艺术梦想,传递薪火力量,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源源不断的年轻生力军!与长影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构建科技创新与艺术融合下的人才链、专业链、创新链、产业链和消费链,搭建贯通“创意-创作-教育-产业”的“光影立交桥”,构筑吉林影视人才培养的创新联合体,用“新技术与艺术融合”书写新时代的银幕史诗。
研讨会现场,长影集团与吉林动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影视项目投资制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长影集团与长春市民委就民族文化宣传工作签订合作协议,助力民族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广泛传播。庄严为编剧右铮、周明辉,视效指导丁燕来,制片人田欢,演员张钧涵、李思博、方艺涵、徐清颁发签约证书。
开幕式后,路海波、维多利亚、翁铭分别以《守正创新、技术赋能、打造国美风格中国动画电影国际传播的新局面》《借电影艺术之桥,促中匈两国电影文化交流互鉴》《爱与希望:动画美术设计》为题开展主旨演讲。
路海波用数据回顾十年来中国动漫大电影在院线的发展及启示,总结国产动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特点:内容推陈出新,多取材古典文学与民间传说;美学风格上,逐渐形成中国美学特点,引发艺术争论推动发展;技术赋能,数字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带来新体验。他认为,中国动漫电影能持续发展,原因有三:一是观众认同,主创热爱,队伍素质提升,利用新技术打造本土风格,赢得口碑;二是政策扶持,各地支持力度大,吸引人才;三是内容和剧本孵化扎实,多数影片评分高。此外,文化经典是国产动漫的宝库,已有诸多成功案例,还有《三国演义》等众多经典有待开发,国产动漫走向世界未来可期。
维多利亚介绍了中国和匈牙利两国电影交流历史、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情况及未来展望。她指出,电影交流早期常由外交关系推动,20世纪50年代中匈建交后互动频繁,举办过多场电影展,放映多部影片,增进彼此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匈牙利喜剧、商业片较多。如今,电影节和影展作用重大,中匈电影人才交流也日益频繁。2023年起,她组织了“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周”,培养固定观众群,规模逐年扩大。今年放映了9部影片,还举办了电影论坛,邀请中国著名导演、演员做嘉宾,获当地官方关注与媒体报道。她表示,去年中匈机构签署电影合作备忘录,匈牙利电影行业有竞争力,布达佩斯适合拍摄且政策优惠,希望能与中方电影机构、公司、艺术家加强合作,推动中匈电影交流更精彩。
翁铭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一些手稿和概念图。他谈道,从影片创作的视角出发,以小孩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能发现小孩的天真可爱,可遗憾的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却常常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人物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有所转变与创新。他特别提到,有些成人常常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然而实际上,成人世界与小孩的世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影片中的这些手稿和概念图,不仅表达着时间的流转、东西方在细节处理上的差异,更传递出对快乐的追求,而快乐是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车,还是旋转木马,它们都为人类带来了快乐,成人世界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未来满怀好奇与憧憬。
圆桌对话以“影视与动漫在传承创新中突围”为主题,李少红、索亚斌、翁铭、胡睿围绕影视与动漫传承创新的难点、突破方向等话题展开对话,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皇甫宜川主持圆桌对话。
从光影传承到动漫新质,从本土创作到国际视野,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对影视动漫事业的热爱与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影视与动漫的深度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承人类精神价值、推动中国文化繁荣的重要路径。此次“光影新质与时代想象”影视动漫主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影视动漫行业搭建了学术交流与实践合作的平台,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创作热情,为推动影视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