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中,“摇篮风彩”部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版块系统呈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成立到1955年改名的发展轨迹。其中,首次对外展出的1951年东影营业执照的图片尤为引人关注,这一此前从未亮相的展品,与众多史料、实物共同勾勒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印记。
据长影旧址博物馆文物保护部负责人游伟介绍,展区以翔实史料清晰还原了长影的诞生发展脉络,讲述了长影如何发挥“摇篮”作用,成为新中国电影人才培养基地的。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电影制作基地,不仅创作生产出人民电影的“七个第一”,还开创了多片种拍摄与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长春“电影城”的地位;《白毛女》《上甘岭》等千余部故事片及2000余部译制片,成为吉林电影文化实力的生动体现;电影《创业》的相关重要批示等史实,更让长影成为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符号。“截止到2023年,长影累计支援全国2000多名管理、艺术和技术人才。人数可谓壮观,这就是摇篮的力量!”听完讲解的观众感叹道!
此次展出的1951年东影营业执照图片是该版块的亮点之一,虽非原件,却直观呈现了早期电影事业规范化发展的轨迹。配合展出的早期摄影机、洗印设备等实物,与“七个第一”影片资料、译制片配音场景照片相互补充,让参观者可以真切感受到长影发展的艰辛与辉煌。游伟表示:“长影的历程,既是中国电影的成长史,也深深融入吉林近现代史,见证着吉林文化实力的积淀与传承。”
此外,这一版块的展览内容还以“立足长影,放眼全国”的视野,在人才输出板块补充了上海、西安等地电影厂的老照片,清晰展现长影对全国电影事业的支援。正如游伟所言:“从这些史料影像到实物,再到全国辐射的影响,长影的故事始终与吉林近现代史紧密相连,也见证着中国电影的成长。”
如今,展板上的执照影像与其他史料、实物一同,静静诉说着长影与吉林的文化渊源,也让观众在光影流转中,读懂一段与电影共生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