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七年”电影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精神气质与时代风貌,其以实现具体人物“在场”、塑造社会主义风景的方式,形成了独具时代特征的电影美学。“十七年”电影的传播强调通过建构集体记忆引导观众树立国家认同感,并塑造出中国共产党真实立体的银幕形象。在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建构与传播党的形象仍可借鉴“十七年”时期的宝贵经验,不断创作出永葆本色且与时俱进的党的形象。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中国共产党形象;集体记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与传播学一般项目“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电影政治传播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BXW077);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1年)基金项目“政治传播学视野下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创新策略与认同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1XW03)。
【作者简介】
黄叶蕊(1996—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202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
黄文杰(1980— ),男,江西高安人,博士,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