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暨长影乐团成立70周年(五)

首页 > 长影动态> 长影轶事> 介绍
著名作曲家陈春光
(1957—— )
    国家一级作曲。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先后任长影乐团演奏员、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等职。创作有多种题材形式的器乐、声乐作品。曾为《中国勇士》《肝胆相照》等近30部电影、近百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代表作品有钢琴曲《怡》、合唱作品《贺郎歌》、交响诗《剑魂》等,曾屡获国内外及全军音乐作品创作奖项。
 
 
 著名作曲家陈明
              (1926—— )
河北威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1951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作曲、乐队队长。1960年后历任长影作曲、乐团团长。曾为《三进山城》《车轮滚滚》《佩剑将军》等影片作曲。
 
 
著名作曲家陈受谦
(1946——)
吉林省吉林市人。1968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后任长影作曲。曾为电影《两宫皇太后》《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征服死亡地带》及电视剧《林海雪原》《纪委书记》《武则天》《骆驼祥子》《康熙王朝》等作曲。
 
 
著名作曲家范伟强
(1956——)
辽宁沈阳人。197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0年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2年任长影作曲。曾为《奔向银幕的马》《梅山奇案》《白雾街凶杀案》《路边吉他队》《夜色多美好》等影视作品作曲。
范伟强与《路边吉他队》
花格衬衣、牛仔裤、卷发、吉他,这曾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另类时尚,是颓废和不求上进的代名词。1985年,电影《路边吉他队》很勇敢地打破了这一禁锢。范伟强创作的电影音乐,将"吉他"还原给了音乐本身,在那个封闭与开放交接的年代,他的音乐作品的面世是有挑战性的。影片的公映,让当时爱好音乐的青少年观众欣喜若狂、膜拜有加。
范伟强创作的音乐,在旋律和配器上模仿和借鉴了当时日本电影《阿西门的街》的部分元素,在歌曲的编配上,大胆运用那个年代刚萌芽的流行音乐的特色,特别是曲目中欢快的副板旋律很快成为当时流行音乐创作的主流模板,这种创作手法一直到90年代中叶还能觅到痕迹,范伟强成为那个年代青年人喜爱的作曲家之一。
 
 
著名作曲家高凤
(1933—— )
辽宁辽阳人。1951年任东北广播电台文艺部作曲、指挥。后任长影乐团大提琴首席。1976年后任长影作曲兼音创室副主任、乐团团长。曾为《自豪吧!母亲》、《但愿人长久》、《不该发生的故事》、《她从雾中来》、《黄英姑》等影片作曲。
 
 
 
著名作曲家黄准
(1926—— )
浙江黄岩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后入音乐系学习。1946年入大连文工团。1947年任东影作曲。1949年后历任北影、上影作曲。曾为《留下他打老蒋》《民主东北》《北斗》《杜十娘》《青春万岁》《红色娘子军》《牧马人》等影片作曲。《小猫钓鱼》主题歌获全国儿童歌曲奖、《蹉跎岁月》主题歌获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曲三等奖。她创作的《娘子军连歌》在音乐界产生了巨大反响。
 
            《红色娘子军连连歌》的故事
     “向前进、向前进……"一首《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唱遍全中国。但谁知,这是作曲家黄准"夸海口"夸来的作品。
    1959年初春的一天,导演谢晋交给了黄准一个本子,问她有没有兴趣为它作曲。黄准一口气读完了本子,深深为剧情感动,并且激起了强烈的创作愿望。但是在摄制组讨论音乐构思的过程中,关于"娘子军连歌"的创作问题,产生了很大分歧。有人主张不用专门为影片创作一首新歌,用一首革命历史歌曲代替,这样使得整部片子更有历史感、庄重感。黄准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认为革命历史歌曲虽好,但没有本剧特点,也没有海南特色。她坚持一定要有一支娘子军自己的连歌。为此,她向众人"夸海口":"我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大家被她的"海口"镇住,同意她创作一首新的"娘子军连歌"。其实,黄准的"胸有成竹"来自于摄制组成立以前与导演南下海南深入生活。一般而言,一部影片在投入拍摄以后,作曲者才加入进来。像她这样先于他人深入生活的极少见。后来,她又随外景小组第二次踏上海南的土地。影片正式开拍后,她再次随摄制组来到海南,天天泡在拍摄现场,感受生活。三次深入生活,为她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收集了众多海南民歌,仔细分析了海南民歌的特点,拜访了还健在的娘子军战士等等。经过反复思索和想象,一段短促有力、浓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点的旋律,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最终,她成功了。随着影片的播放,《红色娘子军连连歌》传遍大江南北,为几代人所喜欢。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