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译制片

首页 > 长影动态> 长影轶事> 介绍
长影译制片1948年秋,东影为译制苏联电影,组建了译制片机构——翻版组,由袁乃晨任组长,开始了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初创历程。1950 年翻版组改称翻译片科。1952年10月,翻译片人员划归制作处,分别组成导演组、翻译组和演员组。1955年初,翻译片人员划归编辑处。1956年4月,翻译片导演由艺术副厂长领导,翻译人员划归翻译组,配音演员划归演员剧团。1957年成立译制片处。1958年6月,复建译制片组。1961年春,译制片组合并到演员剧团。1962年12月成立译制片室。1966年4月缩减为译制片组。1973年8月规划科教片室。1981年划归综合片室。1985 年 3月25日成立译制片厂。1987年4月改称译制片分厂。1999年10月长影集团译制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东影早期翻译片部分翻译在研究翻译剧本
 
长影译制片厂是我国最早的专业译制片生产基地。伴随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长影译制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1949年至今,共译制了50个国家10余个语种1100多部影片,其中许多影片已成为不朽的译制经典之作,并屡获大奖。70年来,长译培养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配音演员,他们用声音塑造出的众多人物形象,已成为观众心中历久弥新的记忆。新时期的长译人继续创造着骄人的成绩,译制了如《马达加斯加》《蓝精灵》《神偷奶爸》《哥斯拉》《忍者神龟》等,在我国进口片译配上占有重要份额。
 
东影早期翻译片人员在兴山合影
 
历任领导:袁乃晨、鲍越千、白景晟、徐明、张健、张其昌、刘水航、刘迟、林白、尹广文、徐雁、陈汝斌、荣振东、刘雪婷、金毅、杜慧军、王晓巍。
 
1950年代初,长译配音演员们在为影片录音
 
196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长影时与译制片人员合影。
 
1980年代,长译配音演员们在工作中。(从右至左为潘淑兰、张玉昆、刘大航、徐燕)
 
2008年,新中国“译制片之父”袁乃晨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1981年,长译配音演员向隽殊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