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婉秋
(电影《刘三姐》)
《刘三姐》曾被称为是“风靡全港九,誉满东南亚”的影片。黄婉秋由于成功地扮演了刘三姐,因此也名扬海外。
《刘三姐》剧照
黄婉秋生于1942年,一直在广西桂林市长大。她自幼酷爱文艺,曾是桂林市红领巾小歌舞团的团员。1956年黄婉秋考进桂林市桂剧团当演员。1960年她被长影选中扮演刘三姐,这对学艺刚刚期满的黄婉秋来说,难处实在不小。经过导演苏里的耐心启发和摄制组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使她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刘三姐》剧照
当时长影很想把她留在厂内从事电影表演艺术工作,后因桂林市缺少青年桂剧演员,使黄婉秋想从影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她还是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需要,此后,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在桂剧团她是主要演员,演出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现代戏。
《刘三姐》剧照
1964年,市歌舞团调她去搞歌舞,使她的艺术才华又得到了新的施展天地。在歌舞团,她不但能跳民间舞、芭蕾舞,还能演出话剧、歌剧、桂剧和彩调戏。除十年浩劫外,她的艺术实践始终没有中断。上世纪80年代,她又在影片《桂林山水》和《漓江春》中客串了一些角色。1981年,她随广西《刘三姐》演出团赴香港和新加坡演出,又一次轰动了南洋。
2.达奇
(电影《边寨烽火》)
著名电影演员达奇1934年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中学毕业后曾到长春铁路电务段当学徒,后又到邮电学校学习电报业务。其间,参加过许多业余文艺活动。
《边寨烽火》剧照
1953年他被调到哈尔滨铁路文工团,成为专业演员。1956年又被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同年,在一次会演中被著名导演林农选中,在长影首部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中饰演男主角——多隆。他因在这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而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艺术家奖。
以后他又参加了《十二次列车》(饰许秉忠)、《独立大队》(饰牛牯)、《景颇姑娘》(饰文帅)、《车轮滚滚》(饰耿东山)、《熊迹》(饰老卫爷)、《渔岛怒潮》(饰王四江)等片的拍摄工作。
《边寨烽火》剧照
1978年长影拍摄《吉鸿昌》时,达奇自荐扮演吉鸿昌,经过他的力争和不懈努力终于被导演选中。他在该片中的成功表演,得到电影界和观众的一致公认。1981年,他又被北影厂借去拍摄《海囚》,扮演唐金龙,他再一次以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1982年,他又在峨影完成了影片《台岛遗恨》(饰陈清)的拍摄工作。达奇身材魁梧,体魄强健,以专演“硬汉”著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能演团长,也能演华工,还想演角斗士,但我演不了肖涧秋(注:《早春二月》主人公)。”达奇的表演质朴无华、外刚内柔,既有激情,又有心劲,他创造的角色,富有独特的魅力。
3.庞敏
(电影《小字辈》)
庞敏1956年生于上海。自幼爱唱爱跳,所以高中毕业高考入了上海歌剧院学馆歌剧班。学习三年后,被分配到上海歌剧院歌剧团工作。
《小字辈》定妆照
1979年,长影拍摄《小字辈》时,导演王家乙在上海挑选了庞敏扮演该片中一个爱打扮、讲时髦,在爱情上受骗上当的青年——小方。她在影片中虽然是个配角,但她的表演却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掀开了她银幕生涯的第一章。
1980年,珠影把她借去扮演影片《雾都茫茫》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女儿林晶。
《小字辈》剧照
1981年, 长影拍摄《海神》时又把她请来饰演一位纯洁、大方、坦率、活泼的回国大学生,后来成为人民海军军医的池萍;同时,还在影片《诱捕之后》中扮演一个反面角色——日本女间谍芳岛正子。庞敏的表演特点泼辣、大方,从她饰演的几个角色上看,她是个戏路很宽的演员!
4.王琴宝
(电影《小字辈》)
王琴宝1956年生于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上海歌剧院的招生同志发现,招进了歌剧院。这个在学校里并非文艺骨干的文静姑娘进了文艺团体,不仅使师生们惊讶,连她自己也感到意外。
《小字辈》定妆照
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故事片《小字辈》,导演王家乙邀请她扮演幼儿园的小兰老师。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但由于比较努力,在导演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女青年形象。
《小字辈》剧照
此后,她又陆续出演了《梅花巾》《乡情》《喜鹊岭茶歌》等影片,熟悉她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但她仍留恋舞台生活。她说:“我只是一个业余的电影演员,我不准备转入电影界,虽然我非常爱好电影表演艺术,但舞台上与观众直接见面的亲切感却叫我留恋。”
5.王晓棠
(电影《神秘的旅伴》)
对王晓棠的名字,广大观众都不陌生,她曾进入“二十二大明星”的行列,各影院都悬挂过她的照片。她塑造的各种银幕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神秘的旅伴》剧照
王晓棠祖籍江苏南京,1934年生于河南开封。从小读了许多古书和旧体诗词,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越剧团,后进入总政京剧团,1954年被调到总政话剧团。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长影导演林农发现,选她在影片《神秘的旅伴》中扮演彝族姑娘小黎英。就这样她开始走上了银幕。
《神秘的旅伴》剧照
她的第二部影片是在1958年的《边寨烽火》中扮演女主角玛诺,她与该片男主角达奇,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一同获得了“青年艺术家”奖。此后,她又主演了《海鹰》《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影片。2005年,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举办的庆祝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的活动中,被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6. 李仁堂
(电影《青松岭》)
1964年,李仁堂所在的河北承德地区话剧团,参加华北地区文艺会演,演出的话剧《青松岭》被长影搬上银幕,他得到在银幕上大显身手的机会。他以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演技,塑造了张万山的形象,得到很高的评介,也引起了电影界的注目。
《青松岭》剧照
李仁堂谈到扮演张万山的体会时说:“第一,剧本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演员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第二,导演处理上既保留了话剧的表演风格,又发挥了电影的所长,使影片有一定的特色;第三,我本人对农村生活熟悉,又有舞台上的实践经验,所以,创作出来的角色,个性鲜明,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青松岭》定妆照
李仁堂作为专业电影演员,在银幕上具有特殊魅力。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主演的影片有《创业》《十月的风云》《泪痕》《元帅之死》《子夜》《被告山杠爷》等,两次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