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长影走上银幕(六)

首页 > 长影动态> 长影轶事> 介绍

张连文(电影《艳阳天》)‍

《艳阳天》

 

1973年,长影筹备拍摄电影《艳阳天》,并开始四处找演员,晋中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张连文参加了试镜。他原本对自己能够出演电影《艳阳天》不抱任何希望,却成为该片主角萧长春的扮演者。第一次演电影,就担当重任,张连文焦急不安,生怕由于自己而影响影片质量。一天深夜,他想找导演换成次要角色。当他看到导演林农正在灯下,面对分镜头剧本比比划划,时而凝思,时而自语时,他被深深感动,为自己打退堂鼓的想法而感到惭愧。在导演和摄制组同志们的帮助下,凭着十年舞台经验,他知难而进,完成了角色塑造任务,在电影艺术的创作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他以朴实,细腻的表演风格成功的塑造了萧长春这一艺术形象,《艳阳天》的拍摄,成为他艺术生活的又一个新起点。

《创业》

 

影片《创业》(1974)拍摄过程艰苦异常。为了真实还原王进喜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张连文到铁人钻井队体验生活,一个多月与石油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住在活动板房里,床铺是窄窄的一块木头板子,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身体一挨就像碰到冰块,晚上经常被冻醒。同样是拍摄井喷那场重头戏,需要张连文跳进水泥池中用身体搅拌。那场戏他在水泥池里泡了三天才完成,结果身体被水泥烧伤,皮肤上出现了许多红点。在拍摄中张连文还反复研究剧本,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捕捉生活的感受,推敲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以豪迈质朴、细腻传神的表演,成功地塑造出了真挚感人、鲜明生动的石油工人代表周挺杉的光辉形象。《创业》成为他艺术创作上的颠峰之作。

《创业》

 

陶慧敏(电影《五女拜寿》)‍

《五女拜寿》

 

1983年陶慧敏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越剧表演专业,之后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工作,凭借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从舞台走向绚丽的银幕生涯。《五女拜寿》中有一个镜头是:父母遭迫害被贬官后去五凤家避难,但五凤的公公对他们冷眼相对,父母含愤离去,五凤跪地求情。这个镜头要求五凤的表演者声情并茂。在拍摄过程中,导演陆建华突然发现陶慧敏进入角色酝酿情绪都非常快。不禁惊叹道:“这个小姑娘这么聪明,一启发情感就来了,一条就过了。”

《美丽的囚徒》

 

1985年,电影《美丽的囚徒》中她饰演女主角殷红。拍戏过程中因意外左脸受伤,为了不影响进度,她是带伤完成的电影拍摄,所以她的造型是用一头秀发遮住半边脸,或给观众一个侧影。

《老阿姨》

 

2016年她再次与长影合作,主演根据开国少将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的真实事迹创作的故事影片《老阿姨》。

 

陈少泽(电影《保密局的枪声》)‍

 《保密局的枪声》

 

1978年,陈少泽应长春电影制片厂邀请,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中出演国民党少校副官刘啸尘,公映后让每一个观众都对他扬起无穷的崇拜和敬仰!成为一代人的偶像。据他回忆,“副导演负责挑选男一号和女一号的角色,我当时没拍过电影,要拍这部戏必须要试镜头。副导演住在淮海路复兴路那儿的电影局招待所,他是东北人,觉得上海太热,于是放了一浴缸的凉水,浴缸里放一个小板凳,他就坐在板凳上看书,我们就这样见了面。这部戏是长影拍的,必须要到长春去,试完镜头,我从长春坐着火车回到上海,还是去招待所找他,他对我说:‘我刚接了长途电话,厂里样片看过了,定了,就你演了。’” 

 

庞学勤(电影《古刹钟声》)

《边寨烽火》

 

庞学勤第一次登上银幕,是1956年在导演林农的《边寨烽火》一片中,扮演一位边防军指导员。1958年,他凭借朱文顺执导的《古刹钟声》中,深入虎穴侦察敌情的保卫部侦察员王科长一角绽露头角。而真正意义上的成名,是1959年《战火中的青春》,庞学勤全身心投入雷振林这个角色当中,完全忘却了自己。

《古刹钟声》

 

在拍摄短短三个月中,庞学勤下决心要改变人们心中他温文儒雅的形象,一定要塑造一位敢打、敢拼、傲气、倔强,有火一般激情的基层指挥员形象。为此庞学勤一面苦练体魄,一面琢磨人物性格。他几乎翻动了脑子里的全部记忆,调出多年积累的全部生活素材,精挑细选,把最精华的东西毫不吝啬地全部用在“雷振林”身上。而且,为了更好地找准感觉,他还剃成光头,希望突出“兵”的气质。

《战火中的青春》

 

影片上映后,他红遍了大江南北。他所饰演的排长雷振林曾点燃一大批热血青年参军入伍的决心。

 

王苏娅(电影《猛河的黎明》)

《猛河的黎明》

 

195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猛河的黎明》开始筹备,这部影片讲述的是藏族人民的新生活。为了取景,摄制组来到四川阿坝自治州,又在九寨沟取景实地拍摄。剧组需要一个演藏族小姑娘的演员,向部队文工团求助。王苏娅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被指派前去“试镜头”。她进驻过西藏,比较了解西藏的生活,恰时又正朝思慕想着西藏,所以当她身着藏族服饰出现在众人面前,导演的眼睛一亮——她就是要找的藏族姑娘。这时,王苏娅才知道自己要拍电影了。这样,泽朗娜穆成了王苏娅在银幕上的第一个形象。

《五朵金花》

 

1958年秋天,导演王家乙和摄影师王春泉在云南为正在筹拍的《五朵金花》选演员,已经选中了云南省歌舞团的杨丽坤主演公社副社长金花,还有四位金花虚位待觅。他们在云南省话剧团看到王苏娅后,二人不约而同地认为她很合适。面试还包括测试小品的即兴表演,王苏娅的精彩表演叫两位电影人兴奋不已,她就是剧中的女2号,那个泼辣、直率、热情似火的炼铁厂金花姑娘。

《战火中的青春》

 

1959年,王苏娅被选中饰演《战火中的青春》中主角——高山。导演王炎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身穿一身旧军装的王苏娅,一下子便产生了亲切感。通过交谈,王炎了解到眼前的王苏娅是一个直率、爽朗的女孩子,是那种长得很好看,却没有女孩子“妩媚”气的那一类,与剧中女扮男装的“高山”非常相近。通过试戏,王苏娅顺利入选。她的出色表演真实且符合剧中人物个性。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王苏娅一举成名。导演王炎每每谈到选择王苏娅扮演“高山”时,总是得意地说:“看,我这个‘小战友’不错吧?当初就是看准她的爽朗率真,丝毫没有一般女孩子身上的娇气。嘿,我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

 

何赛飞(越剧电影《五女拜寿》)

《五女拜寿》

 

1984年,长影把越剧《五女拜寿》搬上银幕。何赛飞在影片中饰演主角翠云。虽然拥有多年的舞台经验,但是在电影拍摄当中还是遇到了许多的新难题。表演要求真实、生活化,不能象舞台上那样夸张,进行大幅度的动作和演唱,有时只需要两眼有戏。由于镜头景别的要求,拍摄时有时需要把身子、头部都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表演,最初这些都让她感到很不习惯。有一场戏是三小姐被杨夫人逐走,翠云看见后,难过地急忙追上。可当时她面前并没有三小姐,导演要她把一块石头比作三小姐,让她看着石头演出自己的难过心情,这让她觉得拍电影真不容易。

《五女拜寿》

 

该片虽然是她的初登银幕之作,但陆建华、于中效两位导演却给出了较高评价:我们要求这些年轻演员在摄影机前细腻、准确地展示人物情绪积累和变化的过程。在这方面翠云的扮演者何赛飞表现得最出众,在“赠银”和“患难情深”两出重场戏里,她都按照角色的要求,在镜头前完成了情绪激发的全过程(从眼睛逐渐湿润到一颗眼泪从眼角滴出),不亚于一个成熟的电影演员的演出。

微信 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