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是新时代吉林大学的杰出代表,黄大年精神是新时代吉林大学的宝贵财富。学习宣传、继承弘扬黄大年精神,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责任所在。2018年12月11日下午,“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黄大年》全国首映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2018年12月12日下午,电影《黄大年》吉林首映式在吉林大学鼎新大讲堂隆重举行。拉开了观影《黄大年》的序幕,掀起了学习黄大年的新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影《黄大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艺术形式呈现了黄大年的夫妻情、父女情、同学情、朋友情、师生情、科研情和报国情等,再现了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塑造了黄大年英雄形象,讲述了黄大年生动故事,弘扬了黄大年崇高精神,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巨大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为创作好这部影片,长春电影制片厂组织了阵容强大的创作班底。曾执导《紫痕》《竞选村长》等影片的导演成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张秋歌,实力派演员史可等主创和近百名演职人员齐聚影片《黄大年》摄制组。摄制组先后辗转5个省、区、市,走访了黄大年生前的领导、同事和亲友130余人,掌握了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长春市和我们吉林大学作为黄大年曾经求学、工作和生活的热土,在影片中占有主体戏份。摄制组先后在我们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朝阳校区(地质宫)、白求恩第一医院等多地取景。我们吉林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影片拍摄。
学习践行黄大年精神,对于培育吉大精神、涵养吉大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在首映式致辞说,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吉林大学凝练出了“红白黄”三源色精神。红,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革命精神;白,就是毫不利己、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黄,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三种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源泉。今后,我们吉林大学要把观影《黄大年》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作为思想教育的常项工作,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我们吉林大学是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历经七十余载光阴流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成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间力量。广大校友是我们吉林大学的重要资源和家传财富,是你们在各自岗位上不懈奋斗、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传播吉大文化,弘扬吉大精神,塑造吉大气派,展示吉大风采,为我们吉林大学赢得了社会尊重和美好声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掀起学习黄大年热潮,全面推进我们吉林大学事业发展,现向各校友会、各位校友发出倡议:
1第一、带头观影,掀起学习黄大年热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黄大年是新时代吉林大学的一面旗帜,是全体吉大人的骄傲和荣耀。作为黄大年的母校和校友,观影《黄大年》我们要满怀深情带好头、走在前列,用实际行动推动掀起学习黄大年的新热潮。
2第二、大力宣传,广泛传播黄大年故事。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黄大年是我们吉林大学自己培养的杰出人才,是从我们身边成长起来的时代楷模,和我们朝夕相处、至情至深。我们最了解、最熟悉黄大年的英雄事迹,我们讲述黄大年的故事最可信、最亲近、最有说服力,我们要主动承担起讲述黄大年故事,传播黄大年精神的义务和责任。
3第三、立足岗位,自觉践行黄大年精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学习黄大年精神,重在坚持不懈,贵在常学常新。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岗位,践行黄大年精神,用吉大智慧推进社会发展,用吉大力量推动人类进步,全面展示新时代吉林大学新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第四、心系家国,涵养培育黄大年情怀。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黄大年的一生是爱党爱国、爱民爱校的一生,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学习黄大年就要坚定信仰、为党为国,就要胸怀理想、为民为校,就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筑梦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篇章,为把吉林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